2

英语不再重要?正确看待英语在教育中的地位下降

9月下旬,西安交通大学宣布:英语四六级考试将不再与学士学位挂钩。

紧随其后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也于10月发布公示,提议撤销英语等六个本科专业。

各高校的一系列措施,引发了许多人对于英语教育的热议,许多人认为,这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,英语在未来变得不再重要了。

1

事实真的如此吗?黄师教育集团教育部主任王主任分析道:

从近年的教育改革新方向来看,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,弱化英语的趋势明显。

据去年4月教育部公布的新版《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》,语文占比最高(20%~22%),数学次之(13%~15%),而英语的比例已经降到了6%~8%,比体育还低(10%~11%)。

对这些变化,有人欢呼,也有人忧虑。有人欢呼不用再学英语,有人担忧这是否会让国家以及教育落后时代。

英语专业的撤销、四六级与学位脱钩,固然有其必要性,但学英语真的没用了吗?

其实英语依旧重要。

“建议取消初中、高中英语的主科地位,高考外语改必考为选考”“建议将高考中外语科目的分值降至100分”…。

英语在教育地位中的下降,是反思用“一考定终身”的高考模式来评价学生的外语能力是否“全面、科学”,以及过高分数占比引发的应试导向,对培养外语实际应用能力是否有负面作用,而并非讨论外语重不重要。

2

英语不是不重要了,而是英语教学的应试倾向需要转变,从“重视应试”转变为“重视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的培养”。

越来越多的省份正在积极探索改革方案,如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北京等地的英语高考都已实行“一年两考”,在重视英语教学的同时减轻了“应试”导向。

“学英语”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,不再“以分数定优劣、以考证论成败”,而是掌握一门语言工具,学习英语思维,真正让英语成为一种能力。

所以我们看到,学校建立了更多元的外语能力评价体系;

并不单纯考查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的能力,也同样看重学生在另一种语境中交流的心理素质、气质、逻辑、变通等综合能力。

这一能力,无论是将来读研深造、出国留学,亦或是在工作中,都必要且重要。

3

而且,英语教育和学习的意义,远不仅于此。

英文是科学、国际贸易、外交、航运、航空等领域的通用语言,是国际交流的默认语言;

现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英文的影子,各种影视文学作品的全球化、各个领域的科学发展、全球各个文化的文献,英语都发挥着重要的传播媒介。

因此,无论是从知识还是技术的角度来看,英语都不仅仅是一门语言。

所以,希望各位学生和家长能够正视英语的作用,英语不只是进行语言工具,它还是承载知识、作为知识中介的工具。